2019「建築數據與智慧生活」國際研討會報導
由內政部建築研究所主辦的2019「建築數據與智慧生活」國際研討會於6月26日假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登場,邀請國內外專家與會,分享建築數據與智慧生活應用的推動經驗與發展策略。
隨著通訊技術、行動裝置效能提升、支援設備數量快速成長形成了物聯網絡,居住與建築空間導入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成為提升智慧生活的基礎。物聯網在建築內佈建感測與控制設備與各系統間整合的門檻大幅降低,使得建築物各項的運轉數據得以即時收集分析,衍生出新的生活服務應用與商業模式來改善高齡少子化、人力不足的社會問題,以及在居家上達到家事省力化、安全安心、健康照護等生活支援。在建築物的全生命週期中,數據應用與人工智慧的應用將愈來愈重要。
本次國際研討會議題,國外專家部分邀請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平田直次首席研究員以及日本積水房屋計畫負責人南裕介課長,分別以「日本居住空間IoT數據活用服務實證與環境建構」與「積水房屋建築數據活用實證與商業化推動策略」進行主題演講,重點同樣聚焦於建築IoT數據活用實證。國內的部分則邀請群光電能科技公司李志處長、慧誠智醫公司余金樹總經理、台灣積體電路公司鍾振武部經理,以及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彙整報告歷年執行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智慧化居住空間整合應用計畫」所發掘之建築與數據整合優良案例。
三菱總合研究所首席研究員平田直次分享三菱總合研究所執行日本經產省推動AIoT(人工智慧與物聯網)在智慧住宅生活應用實證計畫的內容。日本政府透過該計畫對於居住空間與生活數據、網路安全與導入服務應用進行驗證與尋求精進作為。計畫主軸從2009-2016年的智慧家居到目前(2019)的智慧生活,可以看見日本對於趨勢發展的轉變。平田提到日本政府將在2018-2019提供30億日元的補助,開放給民間企業申請,鼓勵民間企業與企業間的數據資料相互串連,提出吸引居住者的優質服務。同時在推廣智慧生活的過程中,建構一個優質的數據目錄,讓有意串連使用數據的廠家有依循的參考依據,進而提供好的服務;數據的收集也必需要有完善的資安系統來保護數據提供者的個資與隱私安全。
日本積水房屋計畫負責人南裕介課長介紹積水房屋在2017年度的METI實證計劃中期工旗下三棟公寓共28戶人家中實際進行整合家電、網路、加值服務廠商的實證經驗,呈現不同年齡層與族群對於智慧設備使用喜好與需求分析,進而轉化成可以活用在智慧住宅設計的資訊。實證的結果顯示受測者(使用者)希望可以將操作界面整合-盡量簡單化(單一APP取代各自運行的多個APP),提升使用者的便利性及使用意願。同時也分享該公司打造零能耗住宅(ZEH)的對策及目標,那就是積水房屋預計在2020年實現在大多數新興建築物達到零耗能目標。南課長亦指出,智慧設備的數據提供關係到使用者的個資安全風險,需要建立完善的數據管理制度來保護使用者,讓智慧設備或是智慧住宅未來可以安全地進行資訊移轉與交換。
群光電能科技公司處長李志分享智慧建築整合管理平台與應用案例。說明該公司的系統如何將數據資料收集處理分析並監測即時資料,透過各項智慧演算法與深度的機械學習,針對各項設備裝置進行優化控制。在建立大量資料及機器學習模型後,對於監管的大樓設備與系統便能進行運轉需求與狀態進行預測,建置一個有感覺、能思考、會對話的智慧建築系統。
慧誠智醫公司總經理余金樹分享AIoT 驅動的智慧醫養照護案例。說明智慧醫院如何透過AIoT來轉變醫療保健的舊有模式,並以「病患為中心、提升醫院營運效率、強化臨床醫療效益」為三大核心,在智慧醫療、健康照護、健康促進的理念上,除了醫院,在機構、社區、居家,也可以透過「整合型智能照護、照護排程管理、連續性監控管理、智動化輔助、結構化數據分析」等五大應用,提供有意義的解決方案及更好的照護品質。
台灣積體電路公司公共設施服務部經理鍾振武分享智慧建築的人工智慧案例,說明系統的「自主分析˙自我學習」的能力。透過跨界合作,導入及運用AI技術,把資深工作人員的系統維運經驗,搭配系統的運轉數據,系統透過機器學習,利用新舊資料回饋自我學習,建立系統維運的人工智慧。達到節省人力、控制優化的目的、與傳承長期運轉經驗並持續進化。並且可以即時調整系統避免不必要的能源浪費,提高人機協同操作的工作效率,達到低能耗高舒適的人性化建築。
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深工程師李彬州表示,IoT是Big Data和AI的根本,IoT利用通訊、感測設備讓既有建築中的設施設備數位化,具備被納入系統監控的能力,提高建物營運的可視度。經由擷取設備傳回的大量數據資料,並加以處理得到有價值的分析,使業主與管理理者可以即時掌握系統運轉狀況,做出更有深度的策略判斷,IoT技術可以降低智慧建築中,綜合佈線及系統整合的門檻,同時整理由內政部建築究所近年來推動智慧綠建築政策計劃中,與數據應用有關的精彩案例,包括:
與會演講者結束報告後,還進行一場與現場聽眾面對面交流的座談會,邀請本日所有與會講者共同參與,並回答現場聽眾的提問。交流座談會討論內容摘要如下:
交流座談會
主持人:
張芳民/智慧化居住空間產業聯盟
與談人:
平田直次/三菱總合研究所
南 裕介/積水房屋
李志/群光電能公司
余金樹/慧誠智醫
鍾振武/台灣積體電路
洪英彰/工業技術研究院
本次座談會討論主要有二個議題:
首要討論建置可以將各種雲端資料庫中的數據經由交換互通、整合、優化後的共享平台,並且轉化成可以銷售的商業模式,同時也討論到數據品質、資訊交換安全的問題。平田直次表示,智慧住宅的普及化是需要適當的預算,並且要有原則及規則的提供完善的競爭環境。
智慧醫療照護是另一個重要議題,討論未來經由長照醫療設備所蒐集的大數據資料,對於設備使用者或是數據提供者的隠私及個資安全的保護是非常重要的。而對於國內健保系統具有非常完整的醫療個資,希望政府可以妥善的將這些數據資料做最智慧的應用。最重要的是,可以透過物聯網與資通訊技術的結合,在生活居住空間上提升長輩的生活安全及突發的風險預防。
綜合以上結論:我們的居住空間可以藉由IoT設備蒐集巨量數據,來整合新、舊設備與系統的連結,同時也呼應了本研討會的主題:居住與建築空間導入物聯網、大數據、雲端運算與人工智慧成為提升智慧生活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