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狂想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 頒獎典禮暨作品分享會後新聞稿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於今日(16日)假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15樓國際會議廳舉辦第十五屆「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頒獎典禮暨作品分享會,表揚「創意狂想」與「巢向未來」兩組共計二十件的勝出作品。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為普及智慧化居住空間應用,提升國民生活品質,於民國95年創辦「創意狂想 巢向未來」智慧化居住空間創意競賽迄今已邁入第十五屆。本競賽自第六屆始分為結合關鍵創新科技跨領域應用之創意概念設計,以及發掘業界於建築空間及社區場域結合新興科技應用之實例參賽。
鼓勵結合創新科技,提出建築創新應用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指出,本屆創意競賽以建築空間與社區場域中結合智慧科技及應用相關技術為主軸,鼓勵青年學子及產業界將數位科技融入建築空間與社區場域中。運用生活空間中產出的運轉數據,輔以數據分析及人工智慧,開發創新應用服務,達到提升管理效率及追求淨零建築等目標。徵賽作品循例區分為創意概念設計的「創意狂想」組,與產業界實績案例的「巢向未來」組兩組。
學子參賽作品深度廣度兼具,業界前瞻技術成果斐然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表示今年「創意狂想」與「巢向未來」組的獲獎作品,學生作品除了包含建築設計的專業外,結合智慧科技解決自然生態及社會環境遭逢的問題並充滿人文關懷,深度廣度皆俱。業界作品主要以「建築空間數據應用」為核心,呈現人工智慧在建築數位雙生、工地及住宅安全、及能源使用效能的最佳化等深層的實績案例,成果斐然。
榮獲「創意狂想組」金獎,為淡江大學建築系與電機系翁嘉?、邵才獻二位同學跨域合作的「Emotion Sport 情緒轉換運動站」,以華山藝文特區為基地,設計出結合腦波情緒技術與自動化控制的系統“Emotion Sport”,可偵測人們情緒,提供最適當的運動與空間,利用空間的形狀變形與開窗大小調節空間氛圍以幫助使用者情緒的轉換,提升運動效果及互動性。打造一個情緒偵測、自動控制、人性化感知的智慧空間,以解決現代人們生活情緒轉換的運動站。作品主題明確,創意過程邏輯清晰,觀察環境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並透過務實的實驗提出產品原型設計,值得肯定與讚許。
「創意狂想組」銀獎作品,出自聯合大學建築學系傅乙晟、陳玟慈二位同學的「破風之針」,主題發想及探討分析深入,作品細節精緻。提出破風之針有如都市針灸一般,透過汲取高樓風產生可客製化的AIOT針林,可改善密集的都市區域產生的風洞效應及樓差導致的大樓風,並利用不良的風環境進行發電及透過蒸散緩解都市化帶來的熱島效應。
「創意狂想組」銅獎由國立台中科技大學室內設計系唐蔓婷、吳筱葦、羅鼎喬三位同學的「Self-healing house - 智慧變形防疫小屋」獲得。Self-healing house有自愈之家的意思,提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隔離者於防疫旅館中「物資運送不方便、環境衛生疑慮、心理壓力大與健康自主管理」四大問題提出的解決方案,以20呎貨櫃為基準設計可隨時移動且變形的小屋,搭配智慧化健康偵測及環控、清消系統,讓防疫小屋具有機動性與便利性。
本屆巢向未來組參賽的業界作品較往年更成熟地運用物聯網應用、數據應用分析、系統整合等技術解決場域的問題。而其中數據分析在案場中扮演的比重與功能同步提升。足見數據在智慧化居住空間應用正不斷發展出精準且嶄新的服務底蘊。
今年「巢向未來組」金獎為台灣積體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公共設施服務部的「建築的學習與雙生」。應用遷移學習與數字雙生的技術,以EnergyPlus軟體為基礎,輔以少量的建築資訊,建立一個數字雙生的環境,透過過去的氣候條件與控制習慣,產出類似於案場的擬真運轉數據來減少蒐集新場域的控制與環境紀錄資料的學習時間,並可供應AI進行預訓練,加速AI上線速度,實現已開發AI泛化應用(商業化)的目的。
「巢向未來組」銀獎是新北市政府新建工程處的「BIM輔助整合設備維護與智慧監控之設施管理系統」,探討智慧大樓應用建築資訊模型(BIM)整合建築管理多種資訊與工具之實務應用可行性,透過以BIM 物件模型作為資訊整合骨幹,橫向整合BA中央監控系統以及FM設施管理系統,打造具有電子化管理介面、設施3D可視化、遠端行動監控,並具有智慧監控及接收機電設備運轉訊號功能之雲端管理模式。
「巢向未來組」銅獎是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沙崙智慧綠能循環集合住宅園區」,該園區為台糖實踐建築領域循環經濟的前瞻性開發案,以「循環經濟」之理念為主軸,並結合「綠建築」、「智慧建築」、「低碳建築」等,考量當地原有自然環境條件,及「以租代售」之經營模式,藉由系統化、模矩化的住宅單元量體,複層化/垂直化的都市農園,及各式再生能源利用,共同圍塑生活場域,使人群共享資源,並創造廢棄物減量、可循環及生態之環境。
紮根學子跨域思維,產業實績擴散有成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表示今年透過創意競賽獲獎的優良作品,除發掘出國內在建築空間內的智慧科技應用外,再一次使創意團隊的設計與效益得以被各界了解與重視。十五屆來累計有大專院校及產業界共3,424件作品參賽,評選出251件作品並公開表揚。參賽團隊所展現的成果在設計及落實上都有具體複製與擴散的潛力,案例也趨向多元豐富。
「創意狂想?組青年學子的獲獎作品亦獲國際肯定:第五屆「“照”向未來的光明燈」榮獲2012日內瓦發明展金牌獎、第六屆「演變中之鹽治療空間」榮獲2012全球研究生建築獎 (Graduate Architecture Award 2012)Top 25、第十三屆「光合作用保護殼」榮獲紐約ADC藝術指導協會2021年學生金獎、第十四屆「Wind Digester」獲得2021德國紅點設計概念大獎最佳設計獎等。而「巢向未來?組的:第十屆亞旭電腦「台北市智慧公車亭」除在國內7個縣市使用外,還成功外銷國際輸出至聖文森;第十一屆瑞德感知「動態導引系統」擴散應用於台北車站及101大樓B3等指標建築空間;第十二屆台灣受恩公司結合IoT管理平台與數據分析,將智慧照護落實於長輩的日常服務,發展出可因地制宜的客製化服務。現已推廣至全國13個日照據點;第十三屆宏碁智通公司的「智慧路邊停車計時收費系統」於2021因第一期的績效成功,再次取得台南市政府路邊停車BOT二期建置,再增2000席智慧停車格建置;同時也取得苗栗縣竹南鎮智慧路邊停車收費委託經營專案等。目前在台南市、台北市、新北市、苗栗竹南、高雄軟體園區皆有商轉場域;第十四屆國震中心「沙崙C區5D智慧維運管理系統」結合BIM、時間、地理圖資成為5D的智慧城市SmartES管理平台。陸續與臺南市、桃園市、花蓮縣合作發展有關建物與橋樑巡檢、社會住宅地震防災模擬平台、地震模擬展示等不同領域應用。競賽獲獎作品不僅多元豐富,所展現的成果在設計及落實上具有複製潛力與擴散效益,價值將逐年提高,是為政府多年推動智慧建築成果的見證。